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向中国、苏联、英国提供了大量援助。根据数据显示,从1941年直到战争结束,美国的总援助额达到了409亿美元。为了更好理解这笔数字,1940年时美国的GDP约为997亿美元,到1945年增长至1261亿美元,人口大约为1.3亿人,因此409亿美元的援助金额堪称庞大,相当于每年平均82亿美元,占当年美国GDP的约8%。如此巨大的援助金额,使得西方国家频频宣传“没有美国的援助,中国当时就会崩溃”、“美国的无私援助帮助中国赢得抗战”,并进一步声称二战最大的功劳应该归美国,中国和苏联取得战争胜利,全都应该感谢美国。从而衍生出了一个“与美国作对就是忘恩负义”的逻辑。
然而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真相并非如此,二战的历史有据可查,通过查阅相关资料,我们能逐步揭开真相。但令人无奈的是,许多人不愿意深入研究历史,而是盲目相信西方或某些公知的宣传,这也让西方成功地赢得了认知战。
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九一八事变之后、卢沟桥事变之后、珍珠港事变之后。
展开剩余82%首先是九一八事变之后
九一八事变后到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前,美国的援助基本上仅限于“口头谴责”日本,并未对中国提供实质性的支持。1933年,美国曾宣布向中国提供5000万美元的援助,但这笔钱并非无偿援助,而是贷款,需要连本带利偿还。到1934年,美国政府态度有所转变,将援助金额下调至2000万美元,且贷款所能购买的商品范围十分有限,大多数只能用于购买美国的过剩棉花和小麦,且80%的金额必须购买美国棉花。显然,对于当时中国急需的物资,这样的援助无疑是捉襟见肘的。与此同时,美国却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军用战略物资。从1931年到1932年,美国向日本提供了价值1.81亿美元的军火,还包括大量的钢铁、铜、车床和石油等原材料。显然,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显得相当谨慎,这主要是为了维持与日本的良好贸易关系。
接下来是卢沟桥事变之后
随着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越来越猛烈,且其对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——菲律宾的威胁也在加大,美国的对华态度有所变化,尽管这种变化非常有限。1938年至1941年,美国向中国提供了总额3.2亿美元的贷款,并在1941年允许“飞虎队志愿军”正式成立,之前这支部队虽有存在,但未得到美国政府的正式批准,且并未发挥太大作用。此外,美国象征性地提供了50架战斗机给中国。需要指出的是,这些贷款年利率为4.5厘,中国不得不以桐油等资源来偿还。而同期,美日之间的贸易却呈现出了更加惊人的规模,可以说每一颗日本的子弹,每一枚炸弹的背后,都有美国的影子。日本95%的铜、90%的废钢铁、70%的车床、65%的石油等战略物资均来自美国。此外,美国还向日本提供了大量飞机、船只和冶金等技术支持,助力日本的战争机器。
最后是珍珠港事变之后
随着珍珠港事变的爆发,美国正式卷入了战争,并意识到必须向中国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,以此牵制日本的兵力,从而在其他战场上减轻压力。由此,美援正式进入中国战场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援助总额为13亿美元,这其中大部分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,也就是1945年才到达中国。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的援助至关重要,但实际上,中国从1937年到1941年在美援未到的情况下,依旧顽强抗战,甚至在1942年日军的甲种师团已经遭遇严重消耗。13亿美元的援助虽然不小,但要知道,中国仍然在没有这些援助的情况下打赢了战争,代价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沉重。许多文章宣称“美国无私援助中国才打赢了战争”是对事实的曲解。
例如,当时的中国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,几乎将日本的主力甲种师团消灭。值得一提的是,许多网络文章往往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实:日本的第3、第5、第9、第11、第13、第18、第27、第56和第116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全军覆没,而第8、第6、第14和第20师团也遭遇了重创。这些甲种师团被打残后才被派往东南亚战场,直至被美军摧毁。因此,虽然美军在后期消灭了大量日军,但这些日军的“质量”远不如前期在中国战场上作战的日军。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美军的贡献,问题是不能过度夸大美军的作用,忽视中国抗战将士的英勇奋斗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没有中国的英勇抵抗和巨大的牺牲,日军将不得不集中更多兵力在中国战场上。美国是否能够成功实施“先欧后亚”的战略,是否能够同时应对日德两国的强大压力,恐怕也值得我们深思。显然,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,以及它对美国战略布局的帮助,远非那13亿美元援助所能比拟。
最后,我们还需反思三点问题:
首先,奉行“只有永恒利益”的美国,显然并非“活雷锋”,所谓的“无私援助”并不存在。如果今天有人宣扬“美国无私援助中国才打赢了战争”,这不仅令人忍俊不禁,也令人深感悲伤。因为这种言论无疑是在历史事实面前的无知与曲解,西方又一次成功打赢了认知战,而我们却无法直面那些为抗战捐躯的英勇将士。
其次,二战期间,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占据了最大份额,约62%,总金额为307亿美元。然而,英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到底如何?是敦刻尔克的撤退,还是在缅甸背叛中国,让中国远征军做炮灰?
第三,一些文章宣称“没有美国援助,苏联就灭亡了”,这种说法实在荒唐。事实上,大量美援直到1943年后才开始大规模到达苏联,而苏联的自给自足能力远超美国援助的20倍。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抗战能力,苏联怎能在战后与美国展开冷战争霸?
总之,二战已经过去了70多年,中苏在二战中的贡献逐渐被忽视,历史的真实性也在悄悄地被篡改。这不仅值得我们深思,也警醒我们不要轻易被扭曲的历史所误导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